計算機自動測色與配色的工藝過程
一、染色工藝要求
計算機自動測色與配色系統應用得成功與否除了測色系統和配色軟件的水平之外,在很到程度上取決于應用該測色配色系統的染色工藝的標準化程度。對染色工藝的總的要求是工藝流程未定,一致性,更好具有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具體的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測色配色操作人眼素質要高,應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工作認真、負責,具備較強的染色工藝專業技能,積極上進,勤學肯干。
2、染色設備完善、先進,儀器工作狀態良好,各項性能指標準確、穩定,有相關檢測系統測量精確、結果可靠。
3、所用染料性能穩定,染料的各項染色特性參數一致性好,質量上乘,供貨渠道暢通。
4、測色配色系統操作正確無誤,定標著色色樣品制作精密細制,基礎數據庫完整、準確,標準色樣測量數據正確可靠,配色預測過程嚴密可信。
5、染料及有關助劑的配比科學、稱量準確,染液混合均勻、各項指標符合規定要求,配方實施客觀、可靠。
6、染色過程嚴格規范,工藝規則的編排科學合理,確保染色過程每個環節定量控制,其中包括水質、上染時間、培紅的溫度和時間等工藝參數的精密控制,并嚴格執行規定的工藝流程。
二、測色系統的校正
作為配色應用所需光譜數據提供者的測色系統在用于實際顏色測量之前必須首先進行校正,其中包括光譜校正和光度校正。
光譜校正即光譜或波長定標通常是在儀器出廠時已經完成了,除非系統使用時間很長或受到意外損傷才需要重新進行光譜定標,一般來說,系統的波長標尺一旦校正就不會發生變化。
光度校正又分為零點(或黑筒)定標和標準白板定標兩部分。零點定標給測色系統提供了光譜反射比的“零線”基準,通常采用作為儀器附件之一的黑筒并按照相關校正零點。標準白板定標是校正儀器的光度“百線”基準,由測色系統附帶的標準白板。
測色系統后實測結果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系統校正的準確度和可靠性,所以這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一個環節。
三、染料的定標著色
自動配色系統進行配方計算時所采用的染料數據就來源于染料的定標著色過程,其中包括定標染料的選擇、濃度梯級的確定、定標著色煙屁股的制作極其光譜數據的測量和有關參數的輸入。
定標著色染料的選擇應考慮其價格、力份、染料的各種牢度、染料的相容性等,同時還應考慮所選染料的色域范圍扥指標。一般來說,可以選用大紅、橙、紫、綠、黑、黃紅、藍紅、紅黃、紅藍、綠黃、綠藍等色光的染料。
在制作定標著色樣品時,首先要確定所用的濃度梯級,這應視各染色的具體情況而定,從理論上講,在所使用的范圍(通常在0.01%~5%之間)內選定5~8個不同的濃度檔次已夠,但在實用中一般采用6~16個濃度梯級,有時甚至分得更細。
定標著色就是所謂的“模擬染色”,將所要染色的織物在不加染料而只用助劑的溶液中以同樣的染色條件進行染色,從而制成空白染色織物。定標著色樣品的制作直接關系到基礎數據庫的精度和可靠性,在整個配色工藝過程中至關重要,所以應該高度重視,并注意嚴格操作規范,如應由專人負責制作,減少人為誤差;合理選擇染料的濃度梯級;認真選用具有代表性的機制材料;小樣式染時應盡可能采用與打車染色相同的工藝條件;所有基礎色樣的制作應在同一臺小樣機上并在連續的時間內完成以保持定標著色樣品的染色工藝一直性;等等。
在完成定標著色樣品的制作后,就可將基礎色樣的光譜數據在同一臺分光測色系統上測入計算機,連同染料的力份和價格等信息一并存入定標著色基礎數據庫。